范仲淹为何能感得观音菩萨超度他的母亲?

范仲淹为何能感得观音菩萨超度他的母亲?

北宋名相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丧父,母因无力谋生,只得带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为官后,笃信佛法,乐善好施、广修众福。凡是他为官时所莅守之处,必定修建寺院、恭敬僧众,带动地方百姓信奉三宝,于兴崇佛法上不遗余力。

范公曾感得观音菩萨亲自超度其母。现在苏州的西园戒幢律寺的莫莫观音堂,就是范仲淹捐建的。

范仲淹在苏州做刺史时,他母亲去世了,托梦给他说:“我现在鬼道之中受苦,速替我到西园寺请法师们来诵《金刚经》。”

范仲淹很孝顺,梦醒之后,立即就到西园寺请七位法师帮范母诵《金刚经》。诵到中午上供时分,大寮里一位法师,端了供饭供菜献在供桌上。摆好以后,看到大家在诵《金刚经》,那位法师在旁看了一段就走了。

当天晚上范仲淹就梦到范母现天人相来跟他说:“儿子,你这次到西园寺请出家人诵《金刚经》功德殊胜,因你的孝顺心、至诚心,感得观世音菩萨现身为我诵了半部《金刚经》,我也因此而得生天道。”梦醒了,范仲淹马上就起来礼拜观世音菩萨。

第二天一清早,范仲淹又赶去西园寺,请知客师将昨天替范母诵经的法师们全部都请到客堂来,要当面致谢。法师们到了以后,范仲淹问:“感谢诸位法师!但是弟子想请问一下,昨日是哪一位法师只诵了半部?”法师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说:“没有啊,我们都是诵整部的,没有诵半部的。”

刚好厨房里面做饭的那位法师路过,答了一句:“昨天那是我,我去送供饭、供菜,看到大家在诵《金刚经》,我站在旁边就看了半部。”

范仲淹知道这就是观世音菩萨化身,马上跪拜,那位法师一边摇头,一边说:“莫、莫、莫!”然后腾空而去。范仲淹就把他的俸禄捐出来修建了莫莫莫观音堂。

为何范公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范母?

这非偶然,且看范公平时的行持——

窑金捐寺

范公年少在寺院读书时,曾在寺中地窖内发现很多藏金,但他不为藏金所迷,仍然掩盖如初,一毫不取。等到为官富贵时,才告诉寺里僧人,取出藏金来修建寺院。范公镇守河东时,无意间获得旧经「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一卷,为藏经所未录,即将此经赠给慧哲法师流通于世。

舍宅为寺

范仲淹晚年把自己的住宅改为天平寺,用来兴崇三宝。范仲淹出将入相数十年,所得俸禄全部用来布施周济别人,所以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不够,而他的四个儿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个个能继承父志,舍财救济他人,因此范家的曾孙辈也极为发达。

广置义田

范公读书时,心中念念想着救济他人。后来他作了宰相,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个家族几百户的贫寒之家。他的几个儿子请求他买一所园宅,他说:“京城里的大官园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经常去游园,谁会不准我去游他们的园林?何必要自己有花园才能享乐呢?”

范公出将入相几十年,一生广修福田、行善积德,并设置义田赡养一族三百户贫寒子弟。

风水宝地不自享,捐办学堂植人才

范公年青时贫穷,后来做了官。他很孝顺,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绝后嗣,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也不应别人去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

另外,当时苏州有座著名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公馆,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说,一家人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他死后,儿子范纯仁依然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

随时助人

范公在越州作知府时,有个叫孙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间,他的孩子很小,家里贫困没有钱,回不了家乡。

范仲淹拿出自己的俸禄,替他们准备船只,而且派部下送他们回乡。

临走之前,又写了一首诗,交待说:路上如有关卡盘查,把这首诗拿给他看。诗中写道:“十口相依走河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不必问姓氏,此是孤儿寡母船。”(这一家十口相依为命,乘船过河,他们来时暖热,去时凄凉悲哀,关口不必问姓名,这是孤儿寡母所乘的船。)因为范仲淹的帮助,孙家一家老小顺利返回了家乡。

德行传子孙

随着范公官位不断提升,俸禄也比较多,所以他“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读书人没钱的,他都尽力的去资助他们,甚至到了只能勉力维持自家生活的地步。

范公的仁爱之心,对他的子嗣影响深远。范公之子范纯仁,一次运了一船粮食要回自己的家,碰到一位遇到困难的长辈,他就把粮食给卖了,结果钱还是不够。范公就对范纯仁讲,那你就把船给卖了嘛。范纯仁说,我已经卖了。这就是父子同心。

范公四子,因为家境贫穷,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大家轮流穿,叫“易衣而出”。

范纯仁掌管庆州时,有一年闹饥荒,饿殍满地。范纯仁请求开仓发米,救济灾民。郡官认为必须上奏才可以发米。范纯仁坚持道:“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发,济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忧,有罪我来担代。”于是当天发米赈灾,救活了无数灾民。后来范纯仁亦官拜宰相。

8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侨居世界各地的范氏子孙一百余人在台北集会,纪念范文正公诞辰一千年。范氏家族的兴盛,是因果的最好证明,种善因得善果,与风水无关。佛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首偈语说明,即使经过百千劫之久,所造的业因也不会亡失,一旦因缘结合,自种的因还是自食其果。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范公后世家族却兴旺了八百年!范公的四个儿子不但贵为官卿、道德极高,且能遵父舍财济世之风,其后代子孙在朝为官者亦屡出不绝,这都是得自范公的言传身教,树立典范,后代子孙格守祖训,行善而获得的善报。世人若想后代子孙昌绵久远,当学范公积善造福之方。

 
邪婬卖酒双重恶业,年轻的他负债家散! 深信因果

邪婬卖酒双重恶业,年轻的他负债家散!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因果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子,他今年26岁,婚前和其他女孩子邪婬,婚后在外面找小姐,靠造酒卖酒谋生,如今他家庭破裂,负债累累,妻子和女儿最终离他而去。202...
关圣帝君戒婬经注解 深信因果

关圣帝君戒婬经注解

作者:上官玉华 自序 社会潮流日趋变态,尤以婬风为盛,因社交公开,家庭之中,男士每喜拈花惹草,自命风流;妇女红杏外遇,自诩高尚。青年男女受洋风所染,好读色倩书刊而心摇,喜观欢爱影剧而神飞,情难自禁,越...
恶人借精神病哥哥欺负人,结果… 深信因果

恶人借精神病哥哥欺负人,结果…

我们家在农村,因为人丁单薄,我家这个姓的,到我爸这辈就我爸和我叔两户,那时候我叔还没结婚,我们家几乎就是村里常说的,孤门独户! 于是,就有一些坏了心肝的想要欺负我们家。 我爸有一天从田里回来,骑着自行...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深信因果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前言 一 因果法则的肯定 二 世间一般因果论 三 佛法的正因果论 结论 前言 诸位先生!诸位同学!不久前,我曾来贵校和诸位谈过一次佛法,题为‘唯识学上的赖耶论’。今又承贵校新成立的佛学会邀请,很荣幸的...

    • Warning: fopen(/www/wwwroot/fofagm/wp-content/uploads/avatar/d8ddca6b66b0b2f54d532011928af9f9-d.png):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www/wwwroot/fofagm/wp-content/themes/begin/inc/avatar-cache.php on line 26

      Warning: fclos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bool given in /www/wwwroot/fofagm/wp-content/themes/begin/inc/avatar-cache.php on line 27
      Younger
      Younger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真是言出必行,我辈楷模!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