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方能少病、少痛、相貌庄严?

佛讲一切法无相,尤其在《金刚经》中,明确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也讲“诸法空相”。既然强调无相,为什么又说成佛的人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净土经典也讲佛菩萨“相好光明无等伦”,为什么?

在解脱道上,一切无相才能空,才能证到形而上本体。相好庄严还是由功德来的,所以要修一切功德,学会看相就知道,世上很多人都是讨债的面孔。讨夫妻债、讨儿女债……满街都是这种不友善的面孔,很多机关单位中服务的人也是,一个欢喜的相都没有。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

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学佛不是空口说白话。譬如讲慈悲,你能做到慈悲吗?看到人那个面孔就一脸死相,好像讨债的面孔,慈悲喜舍一点都没有。你对人家笑一笑这一点布施都做不到啊,就是那幅死相的样子瞪起眼睛看人,以为这个是佛法。

庄严肃穆,实际上死相,人缘都不结嘛。任何众生都喜欢菩萨的慈悲喜舍,你要注意哟。就拿喜心来说,一天到晚看到人家嫌烦,别人看到你也烦死了,脸孔像讨债的冤家,一点喜心都没有,你还能度众生?凡夫就是如此,你慢慢修吧!三大阿僧只劫再来。逢人就笑也不算喜心,喜不是笑,是喜悦之心,真学佛修道的人,你看他那个神情,脸上的细胞都是使人看到就喜欢的,即使他在骂人打人的样子都是慈爱的。

真得定、得道的人,外表相貌具足圆满,即使最丑的相也转庄严了。我自己在参学经验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小说也写得对,说入定的人宝相庄严,脸相变了。如果打起坐来,满脸苦相,背还窝着,说入定了,那是绝无此事的。真得定了,色身气脉必然通的,所有神经细胞自然会松开(不是散掉),脸色自然是端正柔和的。所以相好庄严是从功德来的,什么功德呢?

戒定慧的功德。修心能改相,这是必然的。得了定的人,身心都起变化,儒家说变化气质,自然与一般人不同了,并不用什么其他特别的打扮。我提醒过大家,不要认为学佛了,外形就可以邋遢,你仪容还是要端正。你看,没有一个佛菩萨像是不装扮的,身上挂的戴的满满的。只除了一位地藏王菩萨,他是出家相,可是他的头发刮得比鸭蛋还光,也是装饰。但是过分重视外形也是不对。所以真修行,不装饰或过分装饰都不对,因为不合中道。

身心能转变,一切功德庄严就具备了。这要随时修惭愧心,就是谦虚,就是随时反省自己的过错,这就是惭愧心。真正知道惭愧的人,是正修行人。惭愧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随时忏悔反省,改进自己,修到功德圆满时,身心自然会转变。虽然没有修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是一定与众不同。

一个人要想这一生少病少痛,相貌庄严,是要靠修来的,要前生福德修来的。你这一生多用笑脸迎人,他生来世长一个人人都喜欢的面孔。见到人用那个讨债的死相,他生来世长一个处处惹人讨厌的脸。要相貌庄严,甚至于依报好的环境,就要修福德啊!你们千万不要像一般学佛修道人的作法铁青着面孔,千万不要带着那副死相。

你看看学佛的人几乎没有几个人做到“喜舍”,没有几个人能在脸上带个喜容,个个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只要一学佛一身的“佛气”,看起来很严肃。学佛的人有四种最根本最重要的行为:慈、悲、喜、舍。有的同学面无笑容,一付来讨债的样子,再不然就是一张嗔恨的脸孔。所以我要你们学佛第一步先学弥勒菩萨那个欢喜佛的笑容,尤其打坐时两条腿在痛,你就一边痛一边笑嘛!笑上三年,你笑惯了,你就是不讲话脸上都有笑容的。

笑有什么好处?你一笑神经肌肉都松了,打坐咬紧牙齿,何苦呢?所以打坐要先把脸部神经拉开,学菩萨微笑嘛,一笑脑子都松开了,脑神经整个拉开了,眉毛舒展开来,你看塑的菩萨像坐在那里慈眉善目,这是要学的。

 
病苦者、绝症患者的福音—药师琉璃光如来 健康养生

病苦者、绝症患者的福音—药师琉璃光如来

生病,是人间最痛苦的一件事之一。 所谓自古英雄不怕死,好汉就怕病来磨,三国时的猛将张飞曾说他不怕死,只怕生病。为什么呢?因为生病的确是一种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折磨。除了身心不得自在以外,要面对的各种压力...
均衡营养!素食主义者需注意的9个问题 健康养生

均衡营养!素食主义者需注意的9个问题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现在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艺圈和政界的名人,他们都开始倡导不食用动物制品。不过,要做一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并不是那么容易,以下9个问题是素食主义者需要注意的。 素食...
这些垃圾食物,吃了有什么坏处? 健康养生

这些垃圾食物,吃了有什么坏处?

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了十种垃圾食物,最好让小孩少吃这些食物,并告诉他们吃了有什么坏处。哪十大垃圾食物? 一是油炸类。现在最难治疗的病就是心血管疾病,这就是油炸的东西吃多了,血管阻塞造成的。中风、动脉硬化...
为什么节欲的人可以生健康聪明的宝宝? 健康养生

为什么节欲的人可以生健康聪明的宝宝?

清心寡欲,注意营养。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 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意父母的身体健康,俗话说“母壮儿肥”,若育儿夫妇体质不好,胎儿的健康必...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