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

有一位大德在《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儒家中讲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就是如何齐家。家由家道、家学、家风和家业四事组成,中国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无后”不是单指生儿育女,而是指这一家有没有继承家道、家学、家风和家业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这个家迟早还是要衰败的。

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家了,读到“家齐而后国治”,总不免生起疑惑。过去的家是一个大家族,有五代同堂、六代同堂的,人口少的也有七八十人,人丁兴旺的由三四百人组成一个家。

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家是明朝的郑濂家,他的家族有一千多口人,七代同堂。这才是中国传统的家。要想管理好这样一个大家族,必须要有家教,而《弟子规》是中国许多家庭教育的集大成。首先要教育后代明了“孝道”。孩童不仅要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懂得孝敬父母的兄弟,还有自己的祖父母、曾祖父母,甚至还有高祖父母的兄弟。孩童犯过错,每一个长辈都有管教的义务。

同时还要教育孩童懂得仁爱,从小就教育小孩不能自私自利,正如《弟子规》中所讲,“物虽小,勿私藏”。家族中每一个成员做事都要为家族全体着想,不能为自己着想,心量要大。如果人人有私心,这个家就不能继续维系。大家族每个人一生的目标都是以“荣宗耀祖,光大门楣”为理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与家道,“家”是自己一生的依靠、保障、支持者,也是一个人奋斗进取的后盾。

齐家就要有家道、家风和家学,能够使几百人的家族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平等对待,扩大到国家就能治国。如是国君自然可以垂拱而治,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家”。而家道就是要遵循五伦的关系,家风就是五常八德,家学就是孔孟之道,家业(事业)就要通过教育后代来传承,这才是中国能够绵延五千年长治久安、盛而不衰的原因。

过去家的组合是靠血缘关系,现在要想恢复传统的家,已经很难了,我于是想到了企业“家”:用企业团体来继承家的精神与功能,一个企业也可以组成一个家,一个社团也是一个家。过去的家是血缘关系,而现代的家就要用“道义”。

如果一个企业能够用道义来运作,使每一个人在这个企业中都能找到家的温馨感觉与功能,这样企业职工就没有后顾之忧,就会视企业为自己的家。企业中的领导就像家族中的长者,将敬爱、关怀、照顾、互助和谦卑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心,使企业的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人人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把他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从内心真正化解对立,做到相亲相爱如一家人。

(摘自刘余莉老师《心态即命运》)

 
凶财莫要:留给子孙遗祸无穷 传统教育

凶财莫要:留给子孙遗祸无穷

好,我们继续啊,昨天讲到对子女最不负责任的最大的伤害就是离婚。因为我们现在这个, 不光是中国啊,全球的离婚率都是居高不下。我们有时候看到这种状态啊,也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我们有时候在想,为什么现在的...
善书免费结缘 传统教育

善书免费结缘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 《寿康宝鉴》免费赠阅 请在下方填写领取信息 每人限领1册 点击以下网址领取: 另有以下善书免费赠阅: 《让生命恢复纯净》《戒邪婬得清凉》《欲海回狂》《福善祸婬新编》《请勿杀子...
秦东魁:这几条千万不要犯 传统教育

秦东魁:这几条千万不要犯

一旦毁谤国主,人脉全断,五方不通,运气不顺。因为人民就是天,他代表的是人民,所有人民的场能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一秦东魁 01 诽谤国主,影响我们的运气 国家层面,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有四种原则性的东西不...
秦东魁:我讲一个因孝得福的故事 孝敬父母

秦东魁:我讲一个因孝得福的故事

我再讲我们家的一个增强内部运气场例子,我太太的一个亲姨父,他们家也出现以孝得福的事情。 这个姨父是个小军官,一辈子没有信仰。他妈妈有信仰,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身体很好,去到庙里,把庙里卫生都打扫完,把女儿...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