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

认识自己,修炼自己。
《菜根谭》中说:“迷则乐境成苦海,醒则苦海为乐境。”

境无苦乐之分,唯心所造。

当一个人迷失自我时,整日浑浑噩噩,痛苦迷茫,人间便是地狱;而内在觉醒后,事事清晰通透,喜乐清静,人间即是天堂。

其实,所谓觉醒,就是自我不断内求的过程,本质上,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经历这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图片1

认识自己,了解本性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道他人性格的人,是拥有智慧的;而认识自己本性的人,才是明达开悟的。

人生于世,一路走来,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事,面对过纷纷扰扰的关系。

渐渐明白:分辨是非,读懂他人,相对容易;而认识自己,认清局限,却异常困难。一个人唯有认识自己,才真正开始走向觉醒。

明朝时,有位大官,跟随王阳明学习“心学”。

此人平时雷厉风行,遇事泰然自若。

能识人用人,选贤任能,深得百官的敬重,且自视修为圆满,不为外物所动。

一日,小儿子生了大病。

他神色匆匆,万分着急的从院中走过,遇到了王阳明。

王阳明见此情形笑着说:“何故?”

那人先是一怔,随即惭愧的说:“原来我还是不了解自己呀!”

人在安稳顺遂之时,往往很难认请自己,而身处紧急困境之中,方能了解自己,看到自身的局限和恐惧。

古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人性是相通的,人人都有难以言明的恐惧,都有难以突破的局限。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的了解别人;了解他人,才能更好的反观自身。

从而参悟人性,不困惑,少烦忧。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图片2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图片3

修炼自己,改变心念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说:“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一个人唯有不自满,时刻修炼自己,修炼一言一行,改变起心动念,才能提升境界,去除陋习,建立新知,积累德行,从而改变人生命运。

古时候,有位富甲一方的商人,听说做好事可以积攒福报,得到天助。

于是,捐款修缮道院,给穷人施粥送饭,请人来搭桥修路。

但是,商人的生意并未越来越好,反而变得惨淡了。

夜里,他梦到一位仙人,问及此事。

仙人问道:“做这些事时,你想的是什么呢?”

商人思考片刻说:“我在想做了这些事,生意就更好了。”

仙人说道:“有意为善,往往适得其反。”

深有感触,善行或许可以装饰,善念却无处隐藏。

王阳明也曾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人的心念有着巨大的能量,发自内心的善意,最有力量;无意间流露的真诚,最为感人。

时时觉察自己的心念,用真诚代替计较,用真心代替虚假,久而久之,便会发现,心变了,世界也就变了,修炼自己,就是在改变境遇。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图片4

人生的三次觉醒:认识自己、修炼自己、善待自己-图片5

善待自己,顺应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里面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地尚且不能长存,也有无能为力之时,而人生于天地之间,光阴短短数十载,瞬息而变,太多事情无法掌控,太多未来无法预料。

学会不强求,不内疚,不纠缠,善待自己,顺应自然,才是一个人最终极的觉醒。

看过一则故事:

樵夫带着年幼的女儿,上山砍柴,女儿不慎被蛇咬伤,中毒身亡。

樵夫很是内疚自责,终日神情恍惚,希望女儿可以起死回生。

便向道长求取重生之法,道长说:“从今天起,你要善待遇到的每个人,或许就有转机。”

樵夫听后,振奋了精神,自此,用心帮助他人。

三年过去了,樵夫很生气的对道长说:“为何未见好转?”

道长笑着说:“你待自己如何呢?”

樵夫顿时醒悟,原来他最应该善待的是自己,从此便放了下执念。

有的时候,迎难直上是一种勇气,而放过自己却是一份通透。

人生在世,变化无常,事来顺应,遵从内心不遗憾;事去随空,行所当行不悔恨,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

有人说:“知己力,尽人事,听天命。”

颇具深意,人生也有这三次觉醒:

知己力:认识自己,了解局限,本性觉醒;

尽人事:修炼自己,提升境界,心念觉醒;

听天命:善待自己, 顺其自然,灵魂觉醒。

人生是一个不断提升,精进的过程,当你足够认识自己,时刻修炼自己,最终懂得善待自己时,就会发现世间本无苦境,处处皆是喜乐。

余生,愿我们不断向内探求,拥有觉醒的人生,掌握开悟的智慧,活得明白通透,自在安乐。

 
秦东魁:孝能救命 传统文化

秦东魁:孝能救命

我遇到过一个村书记,照顾他瘫痪的母亲好像有十几年之久,他就跟我讲他的几个经历。他说秦老师你讲的东西我相信。他对他的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日本地震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在震区,他正在高速路上开车,他的朋友打电话...
蔡礼旭老师:敦亲齐家 传统教育

蔡礼旭老师:敦亲齐家

尊敬的胡小林老师、诸位法师、诸位贵宾、诸位长辈、诸位兄弟姐妹们,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 我们早上谈君道的修身,以至於第二个重要的纲目是敦亲,是齐家的部分。唐太宗皇帝,他确实在读了这些教诲之后,他是句句...
你的命好不好,看你房间就知道 传统教育

你的命好不好,看你房间就知道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请跟随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测试。 环顾一下你的居室,如果你不在家,请回想一下不久前你离开家时房间的样子: 地板上有没有积满灰尘, 沙发上是否有堆积如山的过期杂志, 衣柜里是否凌乱不堪...
秦东魁:如何培福 传统教育

秦东魁:如何培福

你今天所行的善,反作用力回来,你的善比较多,你今天作的恶,反作用力回来,你的祸就比较多。 一秦东魁 01 孝顺父母关心手足得内福 讲到培福,同时培养内福和外福,二者缺一不可。 怎样养内福呢?尽孝! 人...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