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能不谨慎

学用真心,不用妄心,从哪里学起?从不妄语学起,首先学这个,跟一切人说真话,不说妄语。这也是世尊在《无量寿经》里头特别强调的。我们在许多经论当中,常常看到身口意三业,是这个排列法,身口意。但是本经,我们学过的第八品,佛教我们善护三业,他把口摆在第一。

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你看,佛把善护口业摆在第一,因为口造业最容易。学佛的人不能往生,大多都是造的口业把自己修习的功德漏掉,漏失了。所修的少,漏失的多,所以依旧搞三途苦报。说话不能不谨慎,多说一句话不如少说,要把时间用在念佛上,念佛重要,分秒必争。这一秒钟可以念一句佛号,不能把这一秒钟空过,你能做到这个,你没有不往生的。

造业,在三业当中比较,口业造得最多最重。为什么口业会造得最多最重?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不知不觉,一天到晚都会犯,习气太深!真正修道人,不但心没有邪思,而且决定不犯口业。

不要说是非长短,这叫造口业,你修得再好,天天说人家的过失,都完了。我们六祖大师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一天到晚看到别人的过失毛病,他到底修什么?你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过失?自己心里有过失才看到别人有过失,心清净没有过失,看一切众生都成佛,一点毛病也看不出来。

所以佛看众生统统是佛,菩萨看众生统统是菩萨,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这没有法子!所以万法唯心,一切法唯心所变。我们中国古人常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很有道理,谁是是非人?说是非的那个人就是是非人;他说那个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说是非的,决定是个是非人,现行犯,决定不错,这是我们要知道的,『善护口业』。

《无量寿经》上教我们善护三业,把口业放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一句里面就包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身、语、意,为什么《无量寿经》要把「语」摆在第一?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口业,造口业。我们平常修积的功德,说老实话,都从口业里头丧失掉了,所以功德积不住,都流失了;从口业当中流失,从我们处事待人仪态上流失掉。我们的行为、言语动作非常粗鲁,让人家看到都不高兴,这个地方把功德流失掉了,自己一定要晓得。

所以古人有说,修行从哪里修起?「从不妄语始」,这个话说得也很有道理。与《无量寿经》讲的相应,从「善护口业」开始,佛在经上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多少次,教导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和颜爱语,对待人和睦,我们的颜色表情和睦温和。可是我们在跟大众接触总是会忘掉,依旧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怎么能成功?

真正明白人,这是梦幻泡影,所以他看了、他听了,他绝对不会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着,晓得整个世界这一切全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看到也好,听到也好,你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一尘不染,你就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的人不造业了,心地清净慈悲。

我们要养自己的清净心,我们的心像这个茶杯一样,这个茶杯希望都装一切众生最善的、最美的,我们的心就善就美了,千万不要装一切众生的垃圾,最不善的、最坏的、最骯脏、最恶的,我们的心就变坏心了,这个道理不难懂。时时刻刻自己要注意,看到一切不善的,绝对不放在心上,绝对不放在口上,修行从这个地方下手。

 
「信愿行」集合成一体,信心才会坚定 学佛修行

「信愿行」集合成一体,信心才会坚定

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行为的基础上。佛法称之为正信,如果对于理论不清楚,行为没有落实,这种信都是迷信,都是勉强的信,信心当然很容易动摇。我们曾经见到过,一生吃斋念佛,到晚年改变了,或者是改变...
方海权:如何运用佛法改造命运 改变命运

方海权:如何运用佛法改造命运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于:修学的人,今得福者不易跌倒,更上一层楼。纵是业力深重跌倒,也能逢凶化吉,起码大事化小。完美佛法,它使命运曲折者得到福报,贫贱者得证尊贵,能度一切苦...
上人开示:七种礼佛法 学佛修行

上人开示:七种礼佛法

第一就是礼敬诸佛。礼就是有礼貌,有礼法。礼是彼此恭敬的一种表现,你对人有礼貌,别人对你也会有礼貌。礼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同,就因为有一种礼,人如果没有礼貌,和禽兽就没有什...
如何报佛恩? 学佛修行

如何报佛恩?

我们做一个佛弟子,受佛的教育,得到真实的利益,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回报老师?老师的智慧、福德都是圆满的,我们供一点供品,实在说这是不能够报答的。我们供佛菩萨的形像,每天中午给他上供,这能报答吗?不能报答。...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