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就是改心

修学就是生活,生活里头转境界,就是转变我们的观念。过去生活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这是迷惑。觉悟之后,这个观念转变了,是以一切众生为中心,自己不是主,虚空法界是主。这个想法完全转变,你的心量自然就拓开了;以自己为主,念念为自己,那个心量很小;现在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主,这个心量就扩大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是我们本心。

我们的心,原本的心量就是这么大,包虚空法界。学佛,说老实话,只是过去李老师常讲的「改心」。改心这两个字不好懂,怎么改心?心怎么改法?实际上,他老人家讲的改心,就是改变我们的观念,这个大家就好懂。念念为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这个观念错误;念念为法界,念念为众生,这个观念正确。

所以学佛最大的一个障碍,是怎样突破自私自利。没有学佛时候,起心动念为自己、为自己家庭,这是凡夫,六道凡夫,脱离不了六道轮迴。学佛之后,把这个念头改过来,起心动念想着一切众生的幸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为一切众生修福。修福不是我自己享福,修福让一切众生享福,不分国家,不分国土、不分族类、不分宗教,一切都不分别,平等看待,普遍的利益,这是佛弟子。

明白之后,我在这个世间对一切人事物,我自自然然会做到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念念为众生,行行为众生。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叫什么?叫行菩萨道,行佛道,成佛之道如是。

过去帮助别人是有条件的,现在帮助别人无条件,为什么?过去我自私自利没有离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都没有舍掉、没有放下掉,所以要谈条件;现在我万缘放下,知道遍法界虚空界跟我的关係,我清楚、我明白了。所以我牺牲奉献是我的义务,是我应该要做的,我要不这样做对不起自己,观念转变了。

所以我教同学念佛、读经、研教要用什么心?不是为自己,我不是为自己念佛,也不是为自己研究经教,我也不为自己天天读诵,我为这个世间一切苦难众生,他们不知道读、不知道念佛。至少要想到整个地球、整个世界,我为他们干的!我多念一句佛,他们的业障就减轻一分;我少念一句佛,他就要多受一分苦难。要用这个心去念,这是大慈悲心。

我断一切恶为一切众生,我修一切善也为一切众生,我今天读经为一切众生,我今天念佛还是为一切众生,要想到整个世界众生。这个心量算不算大?还不算大,这是人道,充其量是天道,人天道。如果再要提升,提升到声闻道、菩萨道,那个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为尽虚空遍法界六道众生修福。我们在这一天当中点点滴滴,都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诵经为他服务,我改过为他服务,我修善为他服务。你能够这样大而化之,不知不觉,我执破了。我执破了,就是绝对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了,起心动念绝对不可能有一念是为自己想了。

要知道六道轮迴就是坚固的我执。大乘法妙!妙在大而化之,把心量拓开。这个很重要!起心动念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样的心愿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应。然后你展开经卷,因为你的心是佛心,佛心是真心不是妄心,你就看到经上字字句句无量义。

佛法里面讲「积功累德」,不在事相上,在心上,你的心量大,什么叫心量大?念念为社会,念念为众生,这个心量就大;念念为自己,念念为我的家庭,为我的小团体,为我小道场,这个功德就小。这就是佛讲的「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一切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心能转境界,心能转万法。学佛从哪里学?就学佛菩萨的存心,学佛菩萨的知见,学佛菩萨的行谊。

所以学佛总要入佛境界,佛境界跟凡夫境界的差别一定要知道,凡夫念念为自己,佛菩萨念念为众生,差别就在此地。念念为众生,自己也是众生之一,所以念众生就是念自己。念念为自己的人,不肯为众生着想的人,自己的利益也失掉了。自己什么利益?称性的利益,法身的利益,无量无边智慧德能的利益,全失掉了。

阿弥陀佛是什么心?四十八愿一切都是为众生,阿弥陀佛决定没有一个念头是为自己的,之所以成佛、所以成菩萨,道理就在此地。念念为自己是六道轮迴的心,念念为众生是菩萨为度世之心,我们要走哪一条路?真正为自己想,为自己无量无边的利益着想,要放弃六道轮迴。

 
快乐和自在的源头 学佛修行

快乐和自在的源头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快乐,是自在。快乐跟自在从哪里来的?是以真诚清净平等的爱心,与世出世间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个有意义。一定要达到菩萨的境界,仁者无敌,光大仁慈博爱,心里面没有一丝毫怨敌,无论是对...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学佛修行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 二:药师法门是现生就能得福慧的法门。药师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我们发挥财富,所求皆得。 三:药...
弘一法师|走得太近,缘分易尽 学佛修行

弘一法师|走得太近,缘分易尽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烦。 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分开后,可以死...
一代奇僧,治好无数有缘,预知临终日期 学佛修行

一代奇僧,治好无数有缘,预知临终日期

有这样一个僧人,他中年出家,修行8年后,想效仿济公,于是穿着破烂袈裟,背着烂蒲团,来到一处寺院与人打睹,竟成为寺庙住持! 他就是著名奇僧——离欲禅师! 禅师一生普度有缘,教人念佛,救人性命,他不但精通...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