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关于放生的要旨六则

放生之款,用于放生之各种零费,只期自己无有他用,固无所碍。然亦不妨于众集时,为众说明,则自他俱可无虑矣。

光一向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铁案。捕生者特为放生者多捕,则买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来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则有名。又人情多以因循了事,若不于此各日放,则便不肯特为买放矣。光虽为人如此说,究亦只成空谈。

又生亦不可乱放。放之于江,则无不可。放之于池,凡害鱼之鱼亦放其中,是放贼于人民之聚处,则群鱼皆为彼之食料。然欲一一如法,实难做到。是宜极力提倡戒杀吃素,以为根本解决之法。其于放生略为举行,以期人各体会放之之意而已。若尽量放而设法未能合法,则亦只功过不相掩耳。

放生之举,事虽为生,意实为人。人若止杀,则固用不著此种作为。然人食肉之心愈盛,不设此举,久而久之,将举非洲之野蛮行为遍行于世。可不预为设法,令彼嗜杀嗜肉之人,同生反躬自省之诫乎?

放生者,但以不忍杀生为念,不能计及彼之食生物与否。鱼多食小鱼及小水虫。若如所论,则放一大鱼,必日杀无数小鱼水虫,则放一以杀多,是放之功少过多也。然穿山蛇獭,究无几何。既不能尽生物皆买放,则似宜从缓,庶免闲议。

放生以志诚为彼念佛持咒为本。所有仪式,亦不过表示法相而已。如有其人,固宜按仪式行。否则,但竭诚念佛即已。

又凡生欲放,若夏日当宜速行。倘泥于等齐,按仪式作法,或至久经时刻,有碍生命。居士放生,宜从省略。若真诚无伪僭之心,即按仪式行,亦非绝不可行。若妄效僧仪,则成我慢矣。法固圆融,当善用心。在家居士可放蒙山,则此放生仪,固无所碍。然须绝无僭越之心,深存度生之念方可耳。

按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鼓山涌泉寺新建放生园落成,大师为撰碑文,勒石于白云堂前,于放生之理,已发挥无遗。今福州怡山长庆寺第一山门放生池,增筑围墙,迨工告竣,而大师年已八秩,力衰目病,不敢再劳老人笔墨。谨检老人曩日来谕真迹,指示关于放生要旨六则,勒石池左,愿与现未从事放生者共勉之。(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岁次庚辰仲春吉日皈依弟子罗智声敬识)

印光大师:“复罗智声居士书一”

所言放生会之办法,足见慈心毅力。必须借此以普劝一切人戒杀护生,吃素念佛,方为大放生。并自己同伦,通皆放之于莲池法海中,俾永离生死苦,常享真常乐,方为放生之一大结果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周子秀居士书”

令郎思孝,当名宗慈。以《梵网经》令行放生业,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于一切有生之物皆作宿世父母眷属想,生慈悲孝顺心。不但不妄杀,亦不宜食其肉,以肉皆由杀而得。若用钱买放,其放有限,若不食肉,并抱此志愿劝导一切,皆悉爱惜物命,则其功德大矣。宗主于慈,其于仁民爱物之道,庶得其实。若杀而食之,犹曰爱物,此掩耳盗铃之计画,物若知之,必不生感恩之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谢慧霖居士书二”

 
黄柏霖:因放龟临危而脱难 戒杀放生

黄柏霖:因放龟临危而脱难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个,『一放龟也,毛宝以临危而脱难。』这个是讲有一位叫毛宝这个人,他是东晋那时候的人。他当时在《晋书•卷八十一》里面有「毛宝列传」。它是讲说,毛宝当时他也是溺死了,他在石虎战争中溺死了。...
宣化上人:过去的人面疮 戒杀放生

宣化上人:过去的人面疮

冤冤相报,何时能了结?除非戒杀,否则将永无宁日。 在唐懿宗时,有位国师,名叫悟达禅师。他在长安居安寺讲经时,懿宗皇帝亲临法席,特赐沉水檀香的宝座。这时,他生起骄傲心,认为自己是高僧,不可一世。岂料妄想...
开办钓鱼商店入地狱受苦 戒杀放生

开办钓鱼商店入地狱受苦

今天想请问判官,喜爱钓鱼的众生会有什么果报?我看见人间有些钓鱼爱好者,当钓鱼是一种娱乐,钓鱼者也知道城市海水污染有重金属危害,他们将鱼钓上岸边娱乐一番,有的是刮去部分鱼鳞,甚至是挖眼、割鱼翅、内脏等等...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