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伏烦恼?

佛法的因缘,净宗因缘是无比的殊胜,到哪里都听得到阿弥陀佛,听到不信这叫难逢。缘为什么盛?因为十方一切诸佛菩萨都宣扬,其他的法门不见得会宣扬,唯独这个法门无时无处不在宣扬,所以难逢的意思实在就是讲的难信。什么人能去?念佛的功力要能把烦恼伏住就能去,所以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只要把烦恼伏住不让它起现行,有这个能力就可以往生。

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真正成就就要下决心,要有毅力去伏烦恼。断实在讲太难了,非常不容易,伏当然也不容易,那要比起断来讲,那容易太多了。怎么个伏法?最好的方法,改习气,把习气反过来,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妙,非常有效果。念这句佛号不一定你能够压得住习气,所以你要懂得怎么把它翻过来。

譬如我的烦恼是贪财,看到钱财就喜欢,我用什么方法来对治?有了钱财赶快布施,痛痛快快把它散掉,这个就是方法。瞋恨重的,慈悲,贡高我慢的学谦虚,你能够把它反过来,那个效果比什么都快。有人不懂得这个方法,用一句佛号拼命压也压不住,所以不如反过来对治,那个效果快。这个烦恼习气无始劫带来的,熏习得非常严重。这个事情只有自己清楚,自己要常常反省检点,我们的病在哪里。

佛用六服药教我们对治:第一种病,悭贪,用布施来对治;第二种病,恶业,用持戒对治;第三种病,瞋恚,用忍辱来对治;第四种病,懈怠,懒惰懈怠,用精进来对治;第五种病,散乱,这心里妄想,散乱,用禅定对治;第六种愚痴,用般若对治。菩萨修六波罗蜜,对治这六种毛病。这六种毛病都没有了,就叫圆满。

每个人的烦恼可以说统统都具足,但是对于烦恼的轻重各人不一样,譬如有人贪心重,有人瞋恚心重,有人愚痴重,这不相同。我们要对治,佛法开头就是讲对治,哪一条最重先治哪一条。贪心最重,我们先对治它,用布施;如果瞋恚心最重,就先对治瞋恚,修慈悲、修忍辱。

我劝大家读经,用读经的方法,发现自己的毛病。你要是不读经,你怎么会知道自己有过失。经就像一面镜子,我们脸上有骯脏看不到,照镜子就看到了。我们读佛经,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天天读,天天反省,天天检讨,天天改过,这叫真用功。用真功夫,才能与佛相应。

在净宗里面讲,《无量寿经》的经题说得好,「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是永恆不变的原则。我们要修清净心,要修平等心,要修觉悟的心。清净就是戒,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不被世缘所染污,这是清净心。平等是定,心有不平,这个心就动了,像水一样,水在平的时候是定的;起了波浪,它是动的。所以,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

可见得清净、平等、觉,就是戒、定、慧三学。

清净、平等、觉,也是菩萨的六度。这五个字里头,字字都圆满含摄六波罗蜜。如果勉强的分配,布施、持戒是清净。布施是舍、是放下,统统都舍掉了,统统都放下了,心清净了。你心里头如果有牵挂、有忧虑,你的心就不清净,放下就清净了。所以,清净是布施,清净是持戒,布施、持戒修清净心。

佛常常教我们「舍得」。布施是舍,舍了就得,这是一个意思,佛的意思不是死的。佛的意思,是你得到的也舍掉。我财布施得财富,我心地不沾染财富,把我所得的也舍掉。「舍得」,舍你所得到的,你才会得清净心;你要舍,又希望得到,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所以「舍得」的意思很深很深,一般人看得很浅,只看到第一层,没有看到底下甚深的一层意思。为什么叫你把那个「得」舍掉?老老实实告诉你,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可得。不可得,你一定要得,你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你把「得」的念头统统放下了,你才得到清净心。

忍辱、禅定得平等心。无论世法、佛法要有耐心,有耐心,心能不能平等?不能。但是虽不能平等,是平等的前方便,是修平等心的预备功夫。因为你不能忍,你决定不能得定,得定才平等,所以忍辱是禅定的初步功夫。这是忍之浅义,很浅显的意思;它的深义,那就不是这个讲法。忍的深义是对于一切事实真相真正明瞭,佛所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能肯定、能同意、能认可,这叫忍。这个意思就深了。你能够肯定佛的说法,能够承认佛的说法,你的心自然就定下来,平等就现前了。平等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六波罗蜜讲的是原则,每一条里面要是去运用都是深广无尽,所以要善于体会、善于运用,对治自己的悭贪、恶业、懈怠、懒惰、瞋恚、嫉妒、散乱、愚痴,这是大病,佛说出这六个原则来对治。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能用这个原则来治病,然后信愿念佛就决定得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大成就了,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究竟圆满的成就。这一生的殊胜,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不能比,这一生是无比的殊胜。

 
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 学佛修行

功德如何能保持不退失?

我们也常在经论里面看到,功德不容易保持,福德容易保持。你修福决定有福报,无论你在哪一道里面都享福;你修的有福报,你在人间享福,你堕畜生道在畜生道享福,你堕饿鬼道在饿鬼道享福,只有地狱道里头没有福报。可...
好景不常 学佛修行

好景不常

陆渊雷居士译释(出法句譬喻经) 【经文】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有婬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独诣山中,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照影,自见面像,姿妍无比,即便念言...
想戒掉邪婬的人们注意了 学佛修行

想戒掉邪婬的人们注意了

佛在《长阿含经》里说到:“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 据此来说鬼是很多很多的,而且就生活在我们之中,只是我们肉眼凡胎,视而不...
帮助一切众生 学佛修行

帮助一切众生

我们在经论里面体会到、明白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妄心转变成真心,这才叫学佛。妄心转不过来,佛法的真实利益,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不到,这一生当中也跟过去生中一样,种一点善根而已,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