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修行,修行修的是自己的错误,修自己的思想

作者:李罕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常常观心,对于不正、错误、罪恶、黯淡、虚伪的念头,要批判、惩罚、警惕、告诫、忏悔,使它不再重复。

修行就是修正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见解与错误的念头,做个正正当当、俯仰无愧的人。

为何要修正错误的观念

人多半是或浓或淡的活在错误当中,人不能够免于错误,但是不要把错误重复下去,重复下去,那就永远活在黑暗中。也不要把罪恶重复下去,若重复下去,最后得到的一定是毁灭。

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就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而原谅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别人的谅解;肯责备自己的人,容易得到别人的宽恕。

我们不要长著眼晴光看别人,不看自己。不要活在放纵、任性、自我宽恕当中,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使生命一天比一天萎缩。

即知即行 解行相应

即知即行,解行相应。光知不行,知就变成了无用知识,而没有用的知识装得越多,对你的人生、对你的智慧障碍越大。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就是放纵扩大自己的错误;如因着而不改变自己的恶习,就会永远受到习惯的支配,不断地在六道中轮回。

避免继续"造业"

平日除了随时修正自己外,必须避免自己"造业"。业,是思想的累积与行为的总和。有净业、善业、恶业、无记业之分。但我们通常所说"造业"是指造恶业。

人,如果时常造业,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障碍着我们,这就是所谓的"业力"。

业力,无时无刻牵引着我们的行为、思想,不是一时就能转变的。所以,一方面要观照自己的心,令不造恶,另一方面,要时时反省,反省以前所做的错误、所犯的毛病,现在足否改正?如还有缺点,就要下定决心修正,不要再为业所转。

反省,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也比较会接受人家的好意和劝告;而一个懂得反省的人,也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生命的本质。

改变自己 胜于改变别人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别人弄得是是非非,我们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则:"宽恕众生。"这是学佛的第一步骤,如此你才不会痛苦烦恼。

其实我们不只是为了众生才宽恕众生,而是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宁静的内在,体会那种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乐。所以,你一定要宽恕众生,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慢慢启发出来,心地也会渐渐地广阔开朗起来。

释迦牟尼佛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简单地讲,学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自己。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那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改变自己,不与他人计较。宽恕别人,改变自己;宽恕众生,快活人生。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改变命运

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

【问题】 顶礼嘎玛仁波切!佛教总是告诉人,信佛会好起来的,会有帮助的,但不可能事事如意啊,怎么看待这样的冲突呢? 【嘎玛仁波切答】 世上最可怕的是业力,然而神通抵不过业力,业力抵不过愿力。人是很特别的...
顺境、善缘更容易堕落 学佛修行

顺境、善缘更容易堕落

处顺境,一切称心如意。好,顺境,遇到人都是好人,都是欢喜你的、讚叹你的、帮助你的,这个境界好!那也是考试,考什么?你有没有再起贪恋的念头。如果起一念贪恋的念头,你堕落了。这个考试,跟你说比那个逆境的时...
贫穷何来?富贵何来?何为大善? 学佛修行

贫穷何来?富贵何来?何为大善?

当佛在世的时代,印度有一位悭吝的越难长者,他家里非常有钱,而且富有的程度已到「富可敌国」、「富甲天下」的形容最为恰当,因此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对他来说只是小数目而已,因为他家中珍藏了数不清的珠宝,更有金库...
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用真诚心? 学佛修行

处事待人接物是不是用真诚心?

修行功夫,我提出二十个字,我们修什么?修真诚心。我们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对人对事对物,我们是不是用真心用诚意?这是修行。我们对人对事不是用真心、不是用诚意,错了!那是凡夫行,那是凡心,那是轮...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