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这样一种树...“在北方有一种树,名字我叫不上来,这种树的叶子与其他树的叶子一样,也枯萎,也干黄,但秋天不落叶,冬天也不落叶,不论天多么冷、风多么大。直到春天,新叶长出来了,绿绿的一片,老叶才落下。所以,这种树底下都是在春暖后才一地的落叶。叶子之所以不落,就是为了庇护新叶抵抗料峭的春寒,那地方春天还是非常冷的。我们的父母亲,就如同这种树的叶子……”
梁晓声就是以这样的开头,倾诉他对于父母亲的理解和爱戴。
关于梁晓声,我们完全可以不作任何的介绍,因为你即使不看小说,单凭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年轮》《雪城》和电影《人世间》等也就记住了他的大名。令人想不到的是,名气如此之大的他却完全没有一点儿架子。毛衣和裤子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言谈举止更是平易近人,甚至还有几分拘谨。消瘦的脸庞上那一双智慧的眸子,闪烁着的是询问、探求和商量。记者甚至止不住产生错觉:眼前好像不是一位大作家,而是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在小心翼翼地斟酌着,生怕说错了什么。
当然,一经进入关于父母亲的话题,记者就完全被他的深情和深邃迷住了,被他的每一句话感动着。
唯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梁晓声拿着的这张照片没有一点儿特别之处,就是一张全家福。可是他说,这是他们家所能找到的、也是记忆中唯一的一张全家福照片。
为什么呢?
不是人凑不全。尽管父亲远在大西南,但毕竟每年都回家探亲,也就是说,至少每年都有机会照全家福。事实上父亲每年回家也都带着孩子们去照相。可是母亲不去。母亲不是不愿意去,是因为没有一件哪怕是稍微像样一点儿的衣服!
母亲一生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成为梁晓声心中永远的痛!与共和国同龄的梁晓声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建筑工人。梁晓声八九岁时,父亲随建筑公司去了四川。母亲、晓声、哥哥、弟弟和妹妹一大家子就靠父亲每月寄回的三四十元钱度日熬年。那时家里住房面积十分狭小,一间小屋夏天潮湿冬天寒冷,破炕上每晚挤着大小6口人。每天晚上,梁晓声的母亲在炕上给孩子们讲故事。母亲会讲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会唱京剧,会哼唱地方小曲。母亲编的故事和唱的小曲是孩子们贫苦童年生活中最温馨的记忆,母亲给了梁晓声最初的文学启蒙。
吞食肥皂,偷豆饼与这些一起刻在梁晓声儿时记忆中的,还有一个“穷”字,一个“饿”字。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作为城里人,梁晓声饿得逃学到野地里摘草籽吃。那时候风气好,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遇上拉平板车的上坡过桥,学生们都主动地帮着推一把。有一次,在帮忙把一辆车推上坡后,拉车的把一点碎的东西给了梁晓声。梁晓声顾不得细看就填进嘴并咽了下去,连什么滋味也没品出来。拉平板车的吓坏了,因为车上装的是肥皂,他给孩子的是碎的肥皂!梁晓声还以为是点心呢。
他清楚地记得班里最富有的同学是区长家的孩子,他曾吃过一种包子,把大家馋得不行。那包子是玉米面的皮,豆饼的馅!
有一天放学的路上,梁晓声看到路边有一个赶大车的枕着一角豆饼睡着了。他立刻被这块豆饼勾住了魂,怎么也迈不开步了。几乎是凭着直觉、完全是无意识地,他轻轻抽出这块豆饼就往家跑,回家就藏进了木箱里。那个车老板随后就追进了屋,向梁晓声的母亲诉说、讨要,说他赶车进城送菜一天才得这么点豆饼,是全家人的口粮,求母亲还给他。
母亲不相信儿子会干出这种事,但在母亲询问的目光下,梁晓声已经把豆饼拿出来交还给了车老板。母亲什么也没说,而是一边喊住千恩万谢后急匆匆往外走的车老板,一边把家中仅剩的几个窝头和十几个土豆一股脑儿拿出来,追上去,都送给了他。车老板愣了,特别是看到窝头时,两眼都发了直。他说他已经好多天没有看到粮食了。此后,车老板每一次进城都把车上剩下的菜叶收集起来给梁家送去。两家成了朋友,一直交往了好几年。
让父母蒙羞是最大的不孝母亲回屋,并没有训斥晓声,只是沉着脸不搭理他。吃晚饭时,母亲才对梁晓声和哥哥一齐进行教育。母亲说,你们是父母的儿女,父母以后不能给你们什么财产,也没想到你们能成为什么人给父母争光,咱们前街后巷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谁家也没有大富大贵。你们不能让抚养你们长大的人因为你们的过错让人讥笑。如果你们做不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不孝。
没有多少文化,讲不出深刻的道理,但母亲的这番话却使梁晓声刻骨铭心。他说无论什么国家、民族,一代又一代父母,不只是亲情的话题,也是历史和人文的话题。父母的教育本身就是人文的教育。了解了父母的人生就是了解了国家发展的进程。因此,多少年以后,他的一个朋友当上副市长时,梁晓声给他写信说:“我们都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不论做什么,也不论父母在与不在,都不能让父母因为我们做的事情而蒙受羞辱。”在他看来,这就是最掏心的诤言了。
向母亲要钱买书梁晓声从小喜欢看书。母亲也就有意地照顾他。有时叫他去买粮、买、买柴什么的,每次剩下个三分二分的,母亲就叫他自己留着花。可别小看这几分钱,当时,买五分钱的咸菜丝,就够全家人吃两顿。街上卖冰棍儿的,卖一支才挣三四厘钱,一个月才能挣到八九元钱。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是二三十元。
上中学时,梁晓声发现书店里有梁斌的《播火记》。梁晓声看过《红旗谱》,非常喜欢,因此非常渴望能买到《播火记》。为此,他鼓起勇气第一次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是一个小小的缝纫厂。以前他只知道地方,从没来过。车间是个半地下室的工棚,女工们在加工棉鞋。由于光线昏暗,白天开着灯,大灯泡就吊在女工们的头上。当时是夏天,女工们都穿着男人们穿的那种大背心,戴着大口罩,口罩的中心,都有一个明显的潮湿的黑渍印,而头发上、眉毛上、身上到处是红色的棉絮。乍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猩猩。
梁晓声认不出哪一个是自己的母亲,由于惊讶和难过一时也说不出话来。是邻居的大婶认出他并替他把母亲喊过来。母亲听罢他的理由后,费力地掏出钱数给他,那都是一毛两毛的零钱。有位女工说:“你们也太惯孩子了,还让他买什么书!”母亲说:“哎,这孩子就只有这一个爱好。再说,读书也不是什么坏事。”
钱是拿到手了,但梁晓声却没有买书,而是买了罐头拿回家给母亲吃。他觉得母亲太辛苦了。母亲没有感动,反而批评了他,嫌他没买书。
后来,当梁晓声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钱给母亲买点儿什么的时候,他来到市场,为母亲买了30元钱的点心、水果和罐头。可直到梁晓声离开,母亲都没舍得打开那些罐头。梁晓声走后,母亲仍然舍不得吃,而是把罐头摆在案头,每天擦拭得干干净净。是骄傲?是思念儿子?是向邻居炫耀?那就只有母亲自己知道了。
遇到这样的事,也要这样做母亲的教育是朴实的,是充满着良知的。“文革”动乱时期,针对社会上批斗成风打人成风污辱人成风的现象,母亲不止一次地叮嘱孩子们不要做坏事,不要欺负人,说街上那些做坏事的,是要遭天谴的!在母亲的教育下,“文革”中梁家的孩子从未参加过整人和武斗。
还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有一个政策,家中男孩多的每月
可以多买几斤粗粮。尽管如此,粮食还是不够吃的。月底的一天,母亲把所有的面袋子都拿出来,抖是什么也抖不出来了,得用刀刮,刮下一些不知是什么的东西,做了半锅疙瘩汤。刚要开饭,来了一个讨饭的,是老人,胡子挺长,穿得也很破很脏。看到锅里的东西,非常馋。母亲看他可怜,就请他一块儿吃饭。孩子们尽管非常不愿意,却也不敢反对。但是,这顿饭却引出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有邻居发现了这事,就向居委会汇报说,梁家的粮食吃不了,还给要饭的吃呢,所以根本就不该给他们家补贴。
于是,梁家的这几斤补贴就此取消了。
在当时,这几斤粮食是非常重要的。母亲知道此事后也非常难过。但是母亲从来没有后悔让那个讨饭的喝那两碗疙瘩汤,反而对孩子们说:“你们长大了,遇到这样的事,也要这样做。”
爱父母吧,这不仅是亲情...梁晓声孝敬父母在文学界是有口皆碑的。梁晓声30岁时从复旦大学毕业,选择了到北方工作,为的是照顾家。他当时每月只有49元工资,寄给老父老母20元,剩下的钱也只够维持一个单身汉的最低生活水平。父母看着快30岁的儿子,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写信叮嘱他以后少往家寄钱,为自己结婚存点积蓄。但晓声每月照寄不误,尽管他自己工作一年了,却连一块手表也舍不得买。为了使母亲能生活得更方便更自在些,他几番回哈尔滨,向出版社预支稿费,买了妹妹楼下的一间住房让母亲居住。他还为老母亲买轮椅、买担架、买氧气瓶。这一切细心的打算,都是生怕老母亲一旦生起病来,不能及时入院得到救治。母亲的房子布置好了,可是母亲却一病不起。在老母亲弥留之际,梁晓声附耳对母亲说:“妈,您老什么都别牵挂,一切有我呢……”
他对于父母亲没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而心里不安。他说,为了这个家,父亲67岁才不挣钱了。两位老人都没有享受到好日子,我们做子女的欠他们太多了。
对于孝顺的“孝”字,梁晓声有这样一个解释:“老”字很像一个老人半跪着。人老了就不再威严了,成为弱势群体了。“孝”字则是子女把老人撑起来。有孝顺的子女,老人就又站起来了。
梁晓声的平民情结在文学界也是有口皆碑的。他说:“为什么要尊重底层人?底层人除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女的好品质之外,什么也没有。底层人更注重人品。人品不用投资,只要做就行了。”
梁晓生从人性的高度、从人文的高度、从国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对待父母的态度。他认为,人文不一定在书本里、在课堂上,也许就是母亲做过的一件事影响我们的一生,这就是最朴素的人文理念。他说:“爱父亲、爱母亲--这不只是亲情,也是自我的人性教育:所谓‘人文’盖始于此!”
作为教师,他要求学生和孩子们少写初恋,少写单相思,少写郁闷,少写大学时尚,要多想一想父母。他说,如果对父母都不留心,更不可能关注别人。他建议文学爱好者都从父母写起。他说,从父母亲那儿,我们可以采集到最温馨感人的文学的营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