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运之发慈悲心,广积阴德

善一定要积很多,才能发生大作用。而且所积的善最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阴德,才能够扭转命运。然而行善积德都以慈悲心为根本。慈就是给众生快乐,悲就是拔除众生痛苦。时常关怀众生,处处为别人着想就是慈悲心。所以华严经的净行品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行、住、坐、卧都应发愿希望众生永离一切烦恼、痛苦和负担,早日成就无上智慧。

文昌帝君阴骘文上面也说:‘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

修慈经上记载慈悲心有十五种好处(果报):一、休息的时候内心安稳。

二、醒的时候安心。

三、天神保护。

四、别人拥护。

五、夜无恶梦。

六、心常欢喜。

七、水不能漂(不会被水淹死)。

八、火不能烧(不会死于火灾)。

九、刀不能伤(不会死于刀枪)。

十、毒不能害(不会死于毒药)。

十一、常出生在好的地方。

十二、常感受快乐。

十三、来世升梵天。

十四、以后又到人间做王(领袖)。最后还会因为信佛而成就最高的智慧。

慈悲心的具体表现就是爱惜物命。没有条件和限制的爱心所产生的福德才是无量无边,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

永远不可以杀害或虐待动物。不要把金鱼和小鸟关在笼子里剥夺动物的自由,来生我们也会受束缚。最好不要养鸡、鸭、狗、猫,因为这动物会吃小昆虫,你养了它们,等于间接的杀生。

不要随便砍伐树木,因为一切树木都有鬼神和昆虫等小动物赖以为生。万一为了某些正当的理由(如修路、造桥、建学校、盖庙宇)不得不砍时,你应当在三天前烧香,告诉树神和小动物,请他们搬家。如果它们不答应,请祂托梦给你。甚至连给花草浇水都得小心翼翼,以免伤害到地上的小虫。下雨天前一定要把室外的各种罐子上盖或收拾好,以免雨水灌满了罐子,过了几天以后便会生小虫,等你晴天要用罐子时,把那水倒在地上,就会害死那些水中的小虫。

千万不可放火焚烧山林或草地,也不要使用农药和杀虫剂等害人害己的东西。假如你的农作物受了病虫害的侵袭,请你遵照‘大悲心陀罗尼经’所指示的方法去做,自然可以防止或免除严重的病虫害。这一件事请诸君一定要记在心上!

你最好每个月都拨出一些钱来救济穷困的人。或者鼓励孩子以扑满储蓄的钱来买动物放生。这些作为会使你今生或来生长寿而且没有病痛。

吃素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而且还可以减少杀生所带的恶业。假如你不能吃长素,最好在‘六斋日’或‘十斋日’吃素。或者吃‘三净肉’(动物被杀时你没有听到它的叫声,也没有看见它的死亡,同时不是别人专为你杀的)。你要改造自己短命夭折的厄运至少必须先做到不伤物命。所以先圣先贤一再告诫我们‘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又说:‘口腹须臾间,祸福相倚伏。’吃一顿饭的时间虽然极为短暂,可是当我们用筷子夹菜或夹肉时,心中就已经种下凶吉祸福的种子了。

培养孩子的爱心,最好从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起。所以说:

万物夭亡总痛情,虽然虫蚁也贪生,

一般性命天生就,吩咐儿童莫看轻。

培养深仁在幼时,方能享寿百年期,

杀心好比慈心换,莫向春林折嫩枝。

诸君假如想要进一步明白杀生和放生对命运的影响,请参阅‘放生杀生现报录’和‘护生画集’!

慈悲心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就是待人和蔼,不发脾气。憎恨心是可怕的,因为它可以使从前的善行和修养化得灰烬,而且给你带来无数的烦恼和不安宁。所以说:‘嗔火烧尽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发脾气是修养不好与短命的象征,如果我们有这个坏毛病,一定要澈底改过!

甚至连犯罪的恶人、坏学生等我们都应寄以同情和怜愍心,千万不可以愤恨心责骂恶人,或者在处罚坏学生时心生欢喜,对自己的惩罚技巧扬扬得意!

改造命运之发慈悲心,广积阴德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行善积德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 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
助印行善 脱离灾难 行善积德

助印行善 脱离灾难

作者:廖崇名〈台湾〉 我有一段与佛结缘的灵验事迹,想要让大家知道,亲近佛法的好处。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当兵前。那时候,我还在台北的一家餐厅当学徒,因为家住桃园大溪,离台北有一段距离,所以就住在餐厅里,晚...
厚德载物,福德厚者不思婬 行善积德

厚德载物,福德厚者不思婬

一、福德的重要 戒除邪婬,最后能够承载戒色的时间(福报),靠的是我们的福德。所谓厚德载物,我们通过了积德行善,让自己的福德提高,才可以戒除邪婬。 为什么呢?邪婬是极其损福报的,我们普通人如果没有福德,...
了凡四训精华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行善积德

了凡四训精华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佛法的修学,旨在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本人,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果对於这些事情,明白了、清楚了,这个人就叫做佛,就叫做菩萨。 如果对於这桩事情,还不清楚...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