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菩萨和魔如何区分?

你要是想认识,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菩萨,还是魔?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来看。

第一,看看他有没有婬欲心;第二,看他有没有贪欲心。这个贪是贪财,他若又贪财又骗色,这个就不是真的了。

怎么贪财?好像他就说:“哦!现在大劫就临头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原子弹就要在什么地方爆炸了,氢气弹又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

就讲这些个令人恐怖的事情,完了怎么样子呢?结果他的目的就是要你给他钱。

你要知道,他若是有这种的情形,他就是放光动地,有什么特异情形,你也可以不相信他,因为他有贪心。

若没有贪心,这就是真的;有贪心,就是假的。我现在告诉你们这一个最实际的测验办法。

这不是指这一个人,而是这一班听法的人,太愚痴了,心生疑惑,认为:“哦!这是真菩萨了,他能教我坐宝莲华,变成紫金光色。”

你自己想一想,你坐着宝莲华,变紫金光色,是不是真的呢?这根本是假的,你是一个凡夫,怎么会有这样境界呢?

这如果不是魔王来愚弄你,那么菩萨做什么要现这种境界呢?他贪图你什么?

你们要记得,受戒之后,不要信这种迷信的境界;这个说法的人,无论有什么大神通,你要观察他。

要是有贪心,到处敛财,或者有婬欲心,那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他若没有婬欲心,没有这种贪心,对你没有什么企图,那就是真的。他破佛律仪,这就是假的。

什么是菩萨化现的,什么是魔化现的,不容易分。因为魔也有那种的神通,也可以变化,那么你怎么知道他是魔呢?

你就在他有婬欲心、没有婬欲心上分别;在他有贪心、没有贪心上分别,就在这个地方分别。这样才是真的佛教徒。

一般人不真正明白佛法,无论见到什么,你也不要随着它转,不要跟着它跑去,不要被这个境界转。

要怎么样子呢?要见有若无──见到境界就和没有见到境界一个样,也不要生欢喜心,也不要生讨厌的心。

你见到魔,若生这欢喜心,你这也是随着魔境界转了;你若生一种讨厌的心,你这也是随魔境界转了。

怎么样呢?就是保持你的中道,也不欢喜,也不讨厌,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不要说:“喔!这是好的境界,我想再看一看。”不要有这个心,你如果有这种念头,这就是错了。

你观察这个修道的人哪,观察什么地方呢?就观察他守不守佛的戒律,特别精严,特别地守着这个戒律不犯,这个就是真的佛教徒。

如果他又说是佛教徒,又说是长老,又说是什么什么,却偷偷地行婬欲,不叫人知道,这一定不是真佛教徒。

 
邪婬二十年,终有幸闻佛法 戒除邪婬

邪婬二十年,终有幸闻佛法

我今年三十二岁了,最初染上手婬的恶习大概是在初一的时候(11岁),那时候偶然发现用两腿夹住生值器会产生快感,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之前双腿摩擦生值器能达到高潮但是都没有精液,大概初二的时候有一次达到高潮...
宣化上人教你念佛 学佛修行

宣化上人教你念佛

上宣下化老和尚佛七开示      1975年美国奥立岗州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声念佛。有声念佛,就是我们开静的时候,大家同声称念南无阿弥陀...
烦恼与是非是最大的障碍 学佛修行

烦恼与是非是最大的障碍

古人讲「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你怎样断烦恼?你怎样离开是非?烦恼跟是非是你最大的障碍。你要不能够远离,你的道业很不容易成就,这个道理我们总是要懂得。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各人有各人的行...
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学佛修行

药师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药师经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 大家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