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法句譬喻经》仁孝悌忠信,可制坚甲利兵

《孟子》《法句譬喻经》仁孝悌忠信,可制坚甲利兵

《孟子·梁惠王上》曰: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法句譬喻经》曰:佛告承相。是越只国人民奉行七法不可胜。之王可谛思勿妄举。动公即问佛,何等七法?佛言:
越只国人数相聚。会讲议正法修福自守。以此为常是谓为一
越只国人君臣常和。所任忠良教谏承用不相违戾。是谓为二。
越只国人奉法相牵无取无舍。不敢犯过上下循常。是谓为三。
越只国人礼化谨敬。男女有别长幼相承不失仪法。是谓为四。
越只国人孝养父母逊悌师长。受诫教诲以为国则。是谓为五。
越只国人承天则地。敬畏社稷奉顺四时民农不废。是谓为六。
越只国人尊道敬德。国有沙门得道应真方远来者。供养衣被床卧医药。是谓为七。
夫为国主,行此七法,难可得危,极天下兵共往攻之不能得胜。佛告承相若使越只国人持一法者尚不可攻。何况尽持如是七法。

吉祥点评:本文佛孟二经义,及《道德经》之“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句,兼已收入《仁政与寿祚》一文。孟子理通于佛,不亦乐乎?比较诸贤教理,融通道德智慧,我所乐也!(2021.08.13)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学佛修行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无为居士整理 一、念佛人忌不了解净土法门修持方法,盲修瞎练。《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1、净土五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
万恶婬为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警醒 传统教育

万恶婬为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警醒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一种基础的价值观,几千年的历史让这种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然而,当人类面临诱惑的时候,人的本性往往会占上风,那么,这个时候,遵守道德准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万恶婬为首...
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学佛修行

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学佛法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只有有了智慧,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佛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比如身体不好了,家里钱不够用了,孩子的教育培养等,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学佛...
雪山仙人的故事 学佛修行

雪山仙人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所以佛陀时时教诫四众弟子要好好控制欲心。有一天,佛陀对一位居士说了一个故事,因为这位居士的家庭面临即将破裂的边缘;由于他有了外遇,他的太大受不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所以,...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