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富十代的秘密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第一大财主,这个财主姓牟,「山东牟氏庄园」。这家了不得,三百五十六年,十代人都是兴旺。一般我们讲是富不过三代,老子辛苦创业,到了儿子就享受,到了孙子就奢侈糜烂,最后就败家,富不过三代。

这家了不起,富了十代,创了历史记录,从明朝末年一直到建国之前,三百五十六年都能够不衰。他的庄园拥有十八万亩的土地,简直是个小王国。

这一家主人乐善好施,常年施舍饭食。我们知道清末那段时间的战争很多,人民百姓也是处於水火之中,这家人慈悲心很重,天天三顿饭去布施,一年布施粮食就是一百万斤,这五代人就布施粮食过一亿斤!凡是有人有需要,他就立刻帮助,所以他家里这么有钱。

庄园没有围墙,也不用保镖,为什么?全社会的人,当地人都给他做保镖,强盗也不抢他家,盗亦有道,你家有仁义,强盗也不会抢你,强盗抢那些为富不仁的,所以他家能够保全得很好。家中的子弟都读圣贤书,都严格的要求绝不能奢侈浪费,勤俭持家,所以这前十代都没有出纨绔子弟。

而牟氏庄园,因为他是个大财主,他被当地人称做活菩萨,各地穷人有许多就是扑他而来的,像广饶、即墨的几乎天天都有,牟氏庄园布施的粮食每年都是总收入的40—50%。

凡庄园住地周围了解牟家历史的人都承认这是真的。笔者为了取证,以防后来人不信,最近又做了一次调查,被调查人有王瑞亭、郑玉枝、潘世春、衣学春、苏广法、郑立成、邢元茂、王国盛、王国诸、冯殿卿、吴耕田、苏广财、阎月花等。

他们都气愤地说:“人都得讲良心,真的就是真的”,并为笔者按了手印。近日,笔者逢到一个游客说,哪有人会把这么多的粮食白给别人吃,他这不是个傻子吗?这真叫他说对了,传统的哲言是:“傻到极处是精明!”

那游客的疑问,只能说他没有文化,不懂世间傻的哲学,或以己度人。牟墨林虽然是个经营土地的财主,他却读书多,有太学生文化,明白人间大道理,其思想境界已与普通的财主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牟墨林在易箦之夕,将诸儿子召到床前,嘱之曰:“我生平没有丝毫浪费,都用于扶危济厄,终身不懈怠,你们兄弟须谨记我的话。”

他的儿子们也不愚笨,更是心神领会,没有和谐的环境,就没有发展空间。也正为此,庄园的几代主人们都能严奉它为座佑铭,直到土改未变。百年舍饭,赈谷一亿余斤,这在旧中国确为奇迹。

而且牟氏庄园允许佃户只交2.5成的收入,可以无限期欠租。这样的坚持,恐怕全国也不会有几家财主能做到。

不过庄园的赈灾方法与他人也确有些不同,一是,常年舍饭,一天三顿,从未间断;二是,每逢大灾,对饥民必倾囷而赈;三是,凡求上门的灾民,都是全面赈济;四是,凡遇到特殊灾难,还有特殊赈济;五是,平年对本地吃食不够的贫民,均以工代赈;这五种不同的赈济方法,同时使用,效果非常好。百年安宁,不招土匪,这是最好的证明。

 
你的孝顺真的合父母心意吗? 孝敬父母

你的孝顺真的合父母心意吗?

孝一定跟顺在一起,孝顺、孝顺,你的孝顺真的合父母心意吗?当我们在孝敬自己的父母时,不要站在自己角度考虑,不能说我们想怎么孝就怎么孝,这个心态不对,一定要想着父母能不能欢喜的接受。比方举个例子,我们出门...
经常放生行善,为何仍觉命运没有大的改善? 戒杀放生

经常放生行善,为何仍觉命运没有大的改善?

不少人经常放生行善,但觉得自己的命运仍没有什么大的改善,不免心灰意冷,认为自己是在做无用功,甚至对佛法也怀疑起来。真是这样的话,难道我们不觉得这样做太急功近利了吗? 其实,放生行善并非在做无用功。正是...
盲目放生的危害 戒杀放生

盲目放生的危害

佛教提倡放生的本意,一是减少众生杀业,二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现代社会文明虽然日渐发达,但众生的杀业却不见减少。放生既简单易行,又有社会意义,因此参与放生、随喜放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少信徒因为不太...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消除业障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消除业障。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