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无争 于世无求

人与人当中处得不好,一定是利害冲突,我们对人只有利没有害,所以衝突就不会发生。这些道理都要懂、要学,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磨链。

佛是人天师范,佛弟子应当要学佛,应当要给不学佛的眾生做一个榜样。这些人爭,我们不爭;他们愿意爭,我们愿意捨,真正的利益很快就看到。所以我们今天讲要学的,要从这个地方下手,要把自己的名闻利养真正能够捨弃,那信愿行才会得力。这名利有了一样,这三资粮都不得力,都没有用处,充其量阿赖耶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

所以学佛在哪里学?特別是在人事环境,人与人最难相处,在人事环境里头,把我们自己的烦恼、毛病、习气统统修理干净。总的原则,就是与一切人不发生利害冲突。要做就很简单了,他要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就没冲突了。我要的是什么?天天增长我的信愿,天天佛号不中断,这是我要的,他不要。他要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高名厚利,他要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我不要。

佛在生活方式当中,示现给我们看,我们要仔细观察清楚。如果能够安於一个简单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无争,於世无求」,无爭无求才能成就自己圆满的福报。你有求、你有爭,就造罪业了,哪里是福?所以佛在生活上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这是佛对于我们的爱护,对于我们的教诲,我们要听清楚,我们要想明白,要观察入微,向佛学习。

只有让,不能争,争,问题愈来愈大;一让的时候,退,问题就解决了。这种人这一生过得很有意义,肯定是与人无爭、於世无求。有丝毫爭、求就很苦,你所爭所求的是苦,自找苦吃,不是別人给你的,自己找的。

不择手段争名逐利,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这是重障。如何消除?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消除了。你把这个念头从心里面转过来,心地清净,智慧现前,你必定是与人无争,不但不争,处处谦让,欢喜谦让,样样都让別人;于世无求,什么都不求,你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神仙的生活。

你要真能放得下,你这一句佛号才念得好,佛号念好了,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世出世间法都不受干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切人事物的相,不执著,一切都顺其自然这就好,根本没事,何必一定斤斤计较,死都不肯放下?那是自找麻烦。没人害你,自己害自己,没有人逼迫你,自生烦恼,自己迷惑顛倒,你能怪谁?决定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不放在心上,你能这样做,就与道相应。清净心、平等心,这是道。

 
怎样超越婬欲 戒色心得

怎样超越婬欲

超越婬欲(一) 一、婬欲于人,如影随形 二、婬欲本质,污秽不堪 三、挑战自我,超越婬欲 一、婬欲于人,如影随形 人都是因婬而生,因婬而灭,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沉浮。人之为人,畜生之为畜生,全因一个婬字。可...
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 学佛修行

忏悔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

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反省。反省裡头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过失,有过失赶紧改过来,明天不要再犯,那叫真忏悔,忏悔不是形式。这是早年...
认识良机是智慧,把握良机是福报 学佛修行

认识良机是智慧,把握良机是福报

佛菩萨慈悲,帮助我们有很好的修学环境,有很好的工作环境,这个机缘真正是千载难逢,百千万劫难遭遇,往往我们疏忽了,没重视它,正是所谓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要知道好的机缘很不容易遇到,遇到的时间往往都是很...
怨亲平等 学佛修行

怨亲平等

我们修行在哪里修?就在生活上修、在工作里修、在应酬里修,待人接物,在这里面修。修什么?修清净心,所谓清净心是怨亲平等,我不再分别。这个人我喜欢他,那个人我讨厌他,有这种心不能往生。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
加载中...